橘郡美国高中(北京校区):没有童年的孩子,暴露了教育最大的问题

私立学校网    2020年09月27日

  父母们在不断牺牲自己的同时,顽强地维护各种“为孩子好”的看法和意志。而我们的孩子却正在失去童年,要么在老人与父母宽严不济的随意性中失去独自探索世界的自由,要么在被各种超前培训和课程所淹没,连预备姿势都没就位就开始抢跑,没有理解,只要服从,所有童年时光都用来匆匆赶路。那么,后来又到底会如何呢?

  童年的缺失VS长大的成就

  一个小男孩6岁时,家人发现他很有唱歌跳舞的天赋。

  于是,他的训练和演出生涯就此开始。

  因为才艺出众,父亲对他寄予厚望,望子成龙心切,特别严厉地逼着他刻苦训练。

  每天除了少量的学习和睡觉时间,他被各种演出和训练排得满满的,日复一日。他8岁时,一天甚至要工作20个小时……

  他的事业的确一步步走向辉煌。

  在世人眼中,他是有史以来较伟大的流行巨星,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·杰克逊。

  而他的朋友则说,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12岁男孩。

  他去奥普拉的节目,被问道,少成名肯定要付出代价的,这个代价有多大?到底失去童年是什么滋味?

  他说,不能做其他小孩子可以做的一切理所当然的事:和朋友游戏谈心,到处溜达……我从没份儿,我也没有朋友。采访中他多次掩面,父亲严苛甚至暴虐的对待,充斥着他本该美好的童年。

  成年以后,他尽可能地补偿自己。

  他房子里都是游戏机,经常去逛迪士尼乐园,也一直是儿童节目的忠实观众。

  他与迪士尼乐园的股东联手创建了一个彼得潘主题公园。在彼得潘的童话故事中,孩子们可以不长大。

  他在纪录片里,对于童年的回忆,怨恨远远多于快乐。时光不再,即便成为巨星,消逝的童年也无法弥补。

  “成人化”的儿童VS“儿童化”的成年人

  十年前,我的大学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片子,是Pink Floyd乐队的《Another Brick in the

  Wall》

  。

  视频中,一群孩子被放上传送带,迈着一样的步伐,前赴后继地倒向一个绞肉机。他们全都面无表情,被这个机器一番打磨后,整齐划一地出来,每一个人如同流水线批量生产出的产品,被刻画成相同的模子,带着相同的麻木,以及被榨干的灵魂。

  这部作品诞生于1979年,有人说,Pink表达了在英国上学时的感受,控诉了生产速成品的流水线式教育,对孩子天性和个性的抹杀。

  我还记得那些孩子嘴里唱着,We don’t need no education。而那时看片子的我们,其实并没有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钢,曾写过一篇名为《我在大学看到了中小学残酷竞争的后果》,引起关注。

  文中称,很多大学生入学后很迷茫,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,通过了各种考试竞争,终于逃到大学的怀抱,过上了别人口中“大学就轻松了”的生活时,却不知所措了。

  “这些学生无所事事,无精打采,学习敷衍了事。”

  他们对自己是谁,该做什么,能做什么,对什么感兴趣等等问题一片空白,完全没有想法。

  批评家尼尔·波兹曼在《童年的消逝》中提到,儿童要经过努力,才能走完通向“大人的世界”的路。

  但有时候,我们过于着急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,尽可能提前安排各种学习和培训,孩子主动获取成长经验的过程,变成被动地填充各种知识。

  “这根本上,毁灭的是更多可能性。因为当孩童拥有与他生理年纪不相称的经验时,实际上违反了正常的成长轨迹。”

  因为“他会主动发现并选择沉溺于‘成人的乐趣’,于是‘早慧’之后的‘早衰’,其实因为透支了能量,沉迷‘享乐’的必然结果。”

  童年的消逝,让我们收获的是过早“成人化”的儿童,以及缺失了童年,延迟成熟的“儿童化”的成年人。

  童年的抢跑和加速,可能毁掉的不止是一个人的童年。

  唤醒个性与内在动力

  我们费尽心力帮孩子赢在起跑线,却收获了失去童趣的孩子,以及迷茫和麻木的成年人。为什么?

  教育家叶澜说,教天地人事,育生命自觉。孩子不是装满知识的机器,我们需要尊重生命的规律和秩序,唤醒生命的自觉,让孩子驱动自己的内在力量。

  遵循规律:做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

  今年教育部提出,幼儿园禁止提前教“小学课程”,其实出发点就是,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,让孩子做属于自己年龄段该做的事,不拔苗助长。

  比如,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需要在游戏中成长和学习的,提前学习英语、数学,违背了这个阶段孩子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。

 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,从同伴那里获得认同,有良好的交往和群体关系,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。这个阶段就需要鼓励孩子去结识朋友,同时学会与人交往。

  根据成长规律和每个孩子自己的特点,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成长方式,才是家庭和学校要做的。

  放权:孩子有自主性,才有内动力

  很多孩子麻木和迷茫是这样形成的——我想做的都不被允许,我喜欢的都被否定,我说的也不被倾听。我就等着被支配和安排就好了,你们说怎样就怎样。

  失去掌控力,也就失去了内在动力。

  每一个孩子都有想说、想做的愿望,都希望自己被肯定。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,给他们正面的支持、鼓励,及时的指导,让他们更有自信。

  简单说,既让他有安全感,又不能越俎代庖,。

  比如,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各种大事小情,锻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从中获得成就感。

  做决策时要多询问孩子的意见,不代替他决定。明确孩子是主体,我们是顾问、帮手的角色。

  尊重个性: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

  林清玄曾说,他小时候考试好不容易超过60分,高兴地拿给爸爸看,正在吃饭的爸爸放下碗哈哈大笑,觉得儿子只能当农夫。他说长大要当作家,挨了父亲两巴掌,觉得他做梦。

  而他的高中老师,邀请他去家里吃饺子,并且对他说:我用生命保证,你以后一定成功。他感动不已。压力和鼓励,让他唤醒了内心渴望的种子。他从小学坚持每天写500字,到高中每天写2000字,大学3000字,才实现了今天的作家梦。

  林清玄曾说,教育目前较大的问题就是,把不一样的孩子集中在一个校园,教育成一个样子。

 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,承认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都是不同的,才能唤醒他们的内心,成为一个有灵魂、有个性、有活力的个体。

  人生是按照自我节奏认识世界并参与社会的发展过程,否则就不会同时存在“大器早成”和“大器晚成”的说法。孩子需要理解的爱,需要克制的爱,需要愉悦的爱,这个过程才会产生美妙不同的个性化体验,较终转化成心智成长的动力,谁都不能违背规律,快也许是慢,慢也许才是快。

Copyright @ 2022 私立学校网 www.teyiku.com
沪ICP备13002341号-13